
春油菜区:新疆、内蒙古
品种主要性状:甘蓝型春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。平均株高142.7厘米。子叶肾脏形,苗期生长半直立,叶绿色,顶叶片较大为椭圆形,有裂叶2~3对;有效分枝数7.5个。黄花,花瓣相互侧叠。单株有效角果365.45个,角果长度7.8厘米,每角粒数22.7粒。种子黑褐色,近圆形,千粒重4.6克。内蒙古全生育期92天,比对照青杂5号早熟4天;新疆全生育期125天,比对照青杂5号早熟5天。芥酸含量0.2%,硫苷含量19.34μmol/g,含油量45.31%。低感菌核病,高抗病毒病,抗倒性强。
产量表现:
第1生长周期亩产242.6千克,比对照青杂5号增产6.78%;第2生长周期亩产241.7千克,比对照青杂5号增产7.81%。高产栽培可达315千克以上。
栽培技术要点:主要栽培措施:
1、适期播种:在春油菜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。
2、播种量及密度:建议每亩播种量在300g~400g,每亩留苗3万~4万株。
3、配方施肥:亩施尿素12.5kg做追肥,2.5kg做种肥+磷酸二铵20kg+硫酸钾15kg做底肥,或施复合肥(N-P-K=16-16-16)40kg做底肥。必施硼肥0.5kg~1kg。
4、拌药条播,防虫保苗:播种时用杀虫剂、杀菌剂与种子、种肥混匀后条播,行距28~30厘米,播种深度3~4厘米。
5、田间管理:及时化学除草,早追肥;防病治虫,苗期防治跳甲和菜青虫,初花期防治菌核病,终花期防治蚜虫。
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:适宜在内蒙古、新疆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。
注意事项:注意配方施肥,多施磷钾肥,少施氮肥,必须施硼肥,增强品种的抗病能力;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。
冬油菜区: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汉中及安康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
品种主要性状:甘蓝型玻里玛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。在区试中平均株高156厘米,全生育期平均210天,属早熟性品种。株型为扇形紧凑,子叶肾脏形,苗期叶为椭圆形,叶绿色,顶叶中等,有裂叶2~3对;茎绿色带微紫,黄花,花瓣相互侧叠。有效分枝部位低,一次有效分枝数9.6个;单株有效角果375.8个,每角粒数26粒。种子黑褐色,近圆形,千粒重4.0克。芥酸含量0.2%,硫苷含量27.34μmol/g,含油量48.57%。低感菌核病,高抗病毒病,抗倒性强,抗病性强。
产量表现:
第1生长周期亩产210.5千克,比对照增产3.54%;第2生长周期亩产225.7千克,比对照增产5.80%。高产栽培可达300千克以上。
主要栽培措施:
1.适期播种,培育壮苗:长江上中游地区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,长江中游地区在9月25日至10月10日直播。每亩移栽用种100g,直播用种300g~400g,播种时用药剂与种子、种肥混匀后条播,行距28~30厘米,播深3~4厘米。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:5~1:6。苗龄30~35天。
2.施足底肥,合理密植:重施基肥与苗肥,占总肥量的75%;适施苔、花肥占25%,增施磷钾肥,每亩必须施硼肥。移栽每亩种植密度0.8万~1万株,直播栽培每亩1.5万~1.8万株。
3.及时管理,适时收获: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,栽后10天追施尿素7.5千克/亩,11月上旬施开盘肥10千克/亩。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虫和蚜虫,开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,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虫和预防鸟害;当全株角果80%呈枇杷黄色,主花序角果籽粒变褐色时为最佳收获期。
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:适宜在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汉中及安康和湖北、湖南、江西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种植。
注意事项:注意配方施肥,多施磷钾肥,少施氮肥,必须施硼肥,增强品种的抗病能力;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。